Sections

Research

朝核问题的起起伏伏—中方视角

North Korean leader Kim Jong Un looks at a rocket warhead tip after a simulated test of atmospheric re-entry of a ballistic missile

Content from the Brookings-Tsinghua Public Policy Center is now archived. Since October 1, 2020, Brookings has maintained a limited partnership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a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jointly organized dialogues, meetings, and/or events.

Editor's note:

随着朝核问题成为亚太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从中方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文是布鲁金斯专栏系列之一,该专栏主要致力于分析美国在制定应对地区和全球事务的外交政策上的思量及考虑。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随着朝核问题的升温,国际上有人问:中国为什么不能承担起更大责任来管住朝鲜?

中国是自2003年起应美方要求斡旋半岛核问题并且主持多边谈判的。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朝核这个涉及地区安全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坚决反对核扩散。自从承担起斡旋责任以来,中方明确要求朝鲜停止核研发,也督促其他各方尤其是美方,关注和解决朝鲜合理的安全关切。然而,美国与朝鲜之间深刻的互不信任使得多年来谈判达成的协议总是得不到落实。中方坚持不懈地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努力斡旋,并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参加了对朝鲜核导活动的制裁。但是,中国在促使美国和朝鲜承担起应尽责任上缺乏强制力。中国不掌握解决朝核问题的钥匙,在说服朝方停止核项目上缺乏关键筹码;而被朝视为安全威胁来源的美国,对朝方安全诉求这个解决核问题的关键条件不愿予以考虑。美朝双方的意图南辕北辙,致使朝鲜半岛核问题陷入困境。朝方伺机推动核导发展进程,2005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和难以计数的导弹试射。与此同时,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制裁也层层加码,而美韩针对朝鲜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不断加大压力。半岛对抗和对立的气氛日趋紧张,和平谈判迟迟无法重启,目前的局势相当危险。

在国际舞台上,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享有国际法赋予的主权权利。强国通常拥有影响形势的比较大的主动权,同时也必须承受自己言行所引发的结果。小国或弱国会对强国的压力做出反制性应对,同样也会付出代价。国际形势就是在国与国之间对具体问题的处置和应对所引发的波澜中涌动,国家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折冲,甚至导致局势走向与预期不同的方向。因此,中国方面认为和谈解决核问题是一个“帕累托最优选择”, 虽然不能满足每一方的最高诉求,但却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然这也需要各方都承担责任,都做出应有的妥协。目前和谈未能取得成效,恰是由于已达成的协议得不到全面执行和谈判的中止。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为了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中国致力于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支持通过对话妥善解决朝核问题。半岛南北双方一线之隔,又都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朝鲜有1300公里的共同边界,半岛发生武装冲突必然危及地区和平,导致大量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并且使事态滑向难以掌控的方向。过去几十年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的轻率动武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

本文试图梳理近年来朝核谈判的经纬,包括从三方会谈到六方会谈再到会谈破裂的历程,所讲述的事情有些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希望通过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面目,帮助人们了解:事情何以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和谈成功的机会何以被一再错过?但愿这些回望可以为将来更明智的选择提供借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打开朝核问题的“锈锁”,还是要找到那把钥匙。

Authors

  • Footnotes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更详细阐述,请参见 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wjs_674919/2159_674923/t8987.shtml.
    2. 想了解更多关于“帕累托最优选择”, 请参照John Eatwell et al., ed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olume 3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7), 8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