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s

Research

美国对华出口的决定因素

Barry P. Bosworth and
Barry P. Bosworth Nonresident Senior Fellow - Economic Studies

Susan M. Collins
headshot of Susan Collins
Susan M. Collins President -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Former Nonresident Senior Fellow - Economic Studies

April 4, 2008

摘要

本文凭借经验审视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商品贸易,重点集中于出口表现上。在整个分析中,我们探讨了美国贸易与日本和欧盟15国的贸易相比是否有所不同。从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审视:出口商品结构、跨国公司所扮演角色,和在规范化的“引力模型”中详述的贸易决定因素。作为出发点,我们说明了美国对华出口的商品结构与其对整个世界的形式相同,美国跨国公司的运作仅有很少一部分涉入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因此,我们强调评估一套“引力方程”,该方程可探索市场规模以及贸易国与美国之间距离的作用。距离对贸易产生令人吃惊的巨大影响。最后,尽管对华出口可能只占美国GDP的一小部分,但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相比是非常可观的。换而言之,肇因于美国对所有国家出口的低水平表现,美国在中国贸易表现的估计也被扭曲。然而,我们终将提出证据表明:作为一个出口国,与同样高收入的欧洲国家和日本相比,美国表现不佳。

近年来,有关国际贸易问题的冲突不断增长,导致中美关系恶化。随着美国与中国双边贸易出现史无前例的巨大赤字,中国不断增长的全球贸易盈余,以及美国持续的全球贸易赤字,影响到评论的基调和严重性。在美国国内,所有评论几乎毫无例外地集中在来自中国不同寻常的大规模进口,以及对美国制造商明显的竞争威胁之议题上。最近,关于中国货币汇率低估和安全监管不足的怨言四起,导致各种限制中国商品进口的政策干涉提议出笼。但在整个讨论中,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将注意力放在该问题的另一面:为何美国对华出口规模如此微小?

本文延伸自我们此前关于美国与中国商品贸易的研究(2008年)的基础上。为进行比较起见,我们利用另外两大工业经济体:日本和欧盟15国,从各种角度探讨美国与中国贸易的各个方面是否与众不同。

我们首先对引发本研究的贸易流模式做简单回顾。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从中国的进口与这些国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却只占非常小的GDP份额。

因此,本文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探讨美国对中国出口规模较小的可能解释。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就出口构成和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对华出口不足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审查了此前的分析结果。美国对华出口与美国对世界其余地区的出口相比,或与美国主要竞争者对中国市场的出口相比,可能具有非典型性吗?或许,美国可能只是在中国缺乏跨国公司的操作,而跨国公司可以建立生产和销售网络,有助于促进贸易。

最后,大部分分析致力于围绕一套简单“引力方程”评估,展开更具结构化的分析。这让我们能够在双边贸易模式背景下,以更普遍的方式审视与中国的贸易,并操控各种不同国家特有状况,包括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远近。可能问题仅仅在于中国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尽管这单一因素不能用来解释大量进口与低水平出口之间的不对称。另外,我们探讨了其他两个因素在该背景下的作用:运输费用和汇率影响,它们也会对两国间的贸易流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