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Venezuelans pose with their ink-stained fingers after voting for the successor of late President Hugo Chavez, in Caracas April 14, 2013. Venezuelans went to the polls to decide whether to honor Chavez's dying wish for a longtime loyalist to continue his hardline socialism or hand power to a young challenger vowing business-friendly changes. REUTERS/Tomas Bravo (VENEZUELA  - Tags: ELECTIONS POLITICS) - RTXYLEV
Up Front

民主制度不能促使经济增长

, , and

民主是否能促使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增长?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辩论中:到底哪种政体形式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政治与经济利益?两千多年过去了,民主制度(就其本身而言),相较于相对专制的政府体制,是否真的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增长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

民主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实最终是一个实证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基于跨国数据比较的研究,质疑民主制度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1];然而,另一方面,最近基于平板数据的经济研究,却倾向于支持民主对经济增长有相当大影响的理论。

确实,图一的数据研究似乎验证了第二种观点。它描绘了在所谓“民主化第三次浪潮”和90年代初共产主义没落之后实行民主化改革的38个国家的经济增速。在民主化之后,人均国民年生产总值增速约上涨了0.5个百分点。如图中红色实线所示,民主化后经济增速(-0.01)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民主化之前(-0.44)。虽然一看之下两者数值差异很小,但这差异的复利效应可以节约这些转型国家迈向发达国家(OECD)所需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图一描述的证据,就表面而言,可以说是支持民主对经济增长有相当大影响的论点的。

figure-1-chinese

尽管有以上的证据,大量的政治学研究还是表明:上述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许来源于内生性的因素;这里所提到的内生性因素的问题指的是经济动荡可能是导致并促进许多民主化转型的原因。根据这一观点,在民主化之前,图一所示的低(和负!)增长率可能表明糟糕的国内经济表现是推动独裁制度终结的催化剂。例如,Remmer(1993),Gasiorowski (1985), 还有许多学者指出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油价下跌后,由于之前国际贷款的扩张从而致使拉美国家债务危机接踵而来)是导致许多拉美国家在80年代进行民主化转型的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图一所描绘的民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可能反映:1)民主制度促进了经济增长(最近经济学研究所推崇的观点);2)经济动荡导致了民主化的发生(大多政治学研究所赞同的论点);3)两者兼有之。理解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对经济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解开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并不简单。

因而,我们在最近的研究中(《民主不能促使经济增长:论内生性问题的重要性》)希望能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通过采用基于全球165位“民主化”专家的调查问卷,从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识别策略。简而言之,我们邀请各国专家们在问卷中回答了一系列分类的和开放式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围绕在这个国家进行民主化转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专家们的回答,我们将民主化的原因分为1)和经济动荡相关的(我们称之为内生原因);2)和经济表现没有直接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外生原因),比如:独裁者的死亡,或者政治/体制机构相关的原因

图二将图一中的国家分为了外生原因的国家(图A)和内生原因的国家(图B)。

 figure-2-chinese

figure-3-chinese

图二的证据表明:民主体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图A显示,对于因为外生原因而导致民主化的国家而言,民主制度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由图A中红色实线所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民主化之前与之后,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是一样的。

由此类推,图B显示,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由内生性原因所推动的。 换言之,一般研究下得出的民主与经济增长有正向相关关系的结论,是由于样本错误地包含了那些内生原因而导致民主化的国家 (纳入这些内生原因的国家去估量民主对经济增长,会给人以虚假的印象,那就是民主会促进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经过更深入的对内生性问题的探查,不同于最近其他的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民主制度似乎并不是解锁经济增长的关键钥匙。

更多

Get daily updates from Broo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