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s

Commentary

布鲁金斯学者看“两会”

Content from the Brookings-Tsinghua Public Policy Center is now archived. Since October 1, 2020, Brookings has maintained a limited partnership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a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jointly organized dialogues, meetings, and/or events.

2017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两会”是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可以从中窥见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布鲁金斯学者也从个人研究领域出发分享了他们的“两会”看点。

杜大伟,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和全球经济发展项目资深研究员

我着重关注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央银行、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领导的讲话,因为我对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一些疑问。中国经济正在积累大量债务。中国官员谈到了这一点。对此进行控制的唯一方法就是收紧货币政策、减缓信贷增长。此举或许会小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那目标增速是什么呢?此外,也有一些抵消增速降低的方法。我认为中国应该刺激消费。因此,我才要关注那些更为宏观的讲话——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的细节是什么?(译自《中国日报》

李成,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今年是实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年——特别是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布局的深化经济改革而言。

正如我们所知,两会往往关注民生问题。我认为,深化经济改革反映了对于如何改善民生——特别是如何扩大中国中产阶级的广泛重视。

可以说,虽然有人担心一些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国内消费提升了;服务业环境充满活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司广泛出现,特别是在上海、深圳、北京和其他主要城市。这意味着至关重要的发展。

如果顺利,进一步实施或深化改革会有更多积极的消息,而这会为一些项目的加速推进开辟道路。(译自《中国日报》

齐晔,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的能源转型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要同时解决高效、低碳、清洁三个问题。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和清洁能源比重是检验能源转型的关键指标。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的能源强度下降5%,清洁能源比重提高了1.7%。计算表明,碳排放强度更是下降7%。中国能效和碳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以及清洁能源比重上升速度,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十二五”期间,中国超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规划目标,同时,清洁能源比重也大幅超过规划目标。“十三五”开局之年延续了能源加速转型的势头在节能、低碳和清洁化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可喜的是煤炭消耗无论数量还是比重进一步显著下降,使中国经济稳步跨入后煤炭增长时代。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中国不仅将超额实现哥本哈根协议目标,更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胡敏,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非常驻资深研究员

我比较关注两会有关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相关议题的讨论,过去的几年间,每年都有很多代表提出关于环境能源的提案议案,而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环境保护法》和《环境保护税法》的不断通过和实施,相信今年相关的讨论仍然会很激烈。另一方面,作为宏观经济的核心战略,同时也对环境能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议题,包括去产能、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发展等也是我关心的重要领域,这些可以说是比直接的环境末端治理更加重要的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节能减排数据,也很认同现在政府的稳健从容的经济激励方式,这在未来将对绿色经济转型的整体表现带来长期良性效果。

俞宁,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研究员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学者,我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指示中的务实精神喝彩,也非常认同以“授之以渔”为主的“五个一批”扶贫攻坚部署。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实施的“五个一批”,包括“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前四者旨在改变致贫环境,实现机会公平,鼓励贫困人口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命运;最后一项则将通过转移支付脱贫的政策限于确有需要的人群。这样的设计契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能极大减少人们担心失去福利而自掘的贫困陷阱。具体制度设计中,我们也应认识到工程师思维是不够的,因为人不像钢筋水泥,他们会针对制度改变行为,而引导这些行为往往是制度成败的关键。扶贫攻坚能获益于公共政策研究者更深刻的思考。

Aut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