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s

Commentary

Op-ed

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先行报告: 布鲁金斯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侃如网上答问

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力,使北京和华盛顿都必须面对新的政策选择和挑战。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15日到18日首次访问中国,并商讨包括气候变化、经济贸易和军事联系在内的一系列重要议题。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侃如,曾于1998年至2000年间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主管。高级政务编辑巴巴什主持此次问答。

以下是网友问答全文:

12:30 巴巴什-主持人:李侃如先生是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今天我们请到他来就总统不久后的中国访问回答问题,感谢到场的各位及本报告的读者。让我们开始吧

12:30 [Jason: ] 奥巴马总统此行访华希望达成哪些目标?

12:31 李侃如:奥巴马总统希望与中方商讨三个重大全球性议题:全球经济危机,与之相关的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以及涉及朝鲜、伊朗及其他国家的核不扩散问题。他也希望通过此行广泛接触中方人士。

12:32 [Sean Sullivan (日本NHK):] 你预计人权问题会提上议程吗,奥巴马在此方面会有多积极?

12:33 李侃如:人权问题会有所涉及,但按奥巴马总统的风格,他会在私下更有效的谈及这类话题,而不是公开冒犯他国领导人。很可能是通过记者提问引出这个话题,但这不会是奥巴马公开致辞和此行美国政府的核心议题。

12:33 [Kenneth:] 你认为中国在操纵人民币汇率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做法有什么影响?

12:35 李侃如:中国对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进行控制,但这种做法是连贯的——一般情况下,人民币与美元同升同降。这种做法是盯住美元,而不是美国法律所认定的操纵汇率。它的确造成了当前人民币价值偏低,但也意味着美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币的价值(通过影响美元的国际价值)

12:35 [David Castrillon:] 谢谢您举办这样的讨论,李侃如博士。刚才说到奥巴马总统将和中方人士广泛接触,您是可否在此方面详述一下具体安排?

12:36 李侃如:具体的会见安排还没有确定。但我想在总统第一天到访上海的时候,会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公众见面活动,可能面向较为年轻的听众。我预计总统还会有一次或更多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还可能会有公众活动。

12:36 [Gary:] 美国和中国在气候变化上能够怎样合作?

12:36 从双边来看,美中在在清洁能源的许多领域都具备互补的能力,而双方就清洁能源的开发、试验、推广并投入绿色科技的商业运营方面的合作,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巨大贡献。从多边来看,这两个国家切实采取措施,共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对全世界节能减排多边谈判产生非常可观的示范效应。

12:36 [Erin:] 中国的排放增长为什么如此之快?

12:37 李侃如:每年约有1500万中国人从农村迁徙到城区,这相当于中国每个月要为一个新增的、有125万贫困居民的城市提供全套基础设施。而美国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9个。这些基础设施包括住房、道路、卫生设施、学校、发电站,等等,规模十分惊人。这样的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十多年,也就意味着对钢铁、水泥、铝、石油化工和发电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这些都推动了温室气体排放。

12:37 [Rebecca:] 美中就气候变化的合作能怎样推动哥本哈根的成功?

12:39 李侃如:示范效应——世界上这两个在减排方面都显得滞后的排放大国,终于可以积极合作,这一事实应当会增强人们的信心,这个问题会得到成功的解决,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寻求一条合作之道。

12:39 [Dave: ] 您认为中国在东北亚增强的影响力是好是坏?

12:41 李侃如:很难判定是好是坏,这是一个美国必须妥善应对的事实。在朝鲜问题上,中国反对朝鲜发展核能力,但也怕给朝鲜太多压力会使它崩溃,这个问题突显了中国影响力增长的多面性。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上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但对联合国制裁执行不力。

12:41 [Tomohiro Deguchi (Kyodo):] 下午好,您预计奥巴马与胡锦涛的会谈能够产生一个对朝鲜更严厉的立场吗?

12:41李侃如:我想双方在朝鲜问题上立场已经相当明确,在北京峰会上不会有显著变化。

12:41 [Melanie:] 怎样能看出中国在认真对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2:43 李侃如:中国在法律法规、投入资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方面都显示了足够的诚意。两方面的努力都是真实而卓有成效的。这部分是由于中国科学家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中国将首当其冲。中国领导人接纳了这一结论,并正在认真实行对策。

12:43 [Seth:] 中国的军事威胁有多紧迫?

12:46 李侃如:中国军队的能力正在持续、显著的增强。这对一个国际影响力和参与程度都与日俱增的国家来说,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真正的问题是中国在军事力量发展和使用武力方面的意图。迄今为止,中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很少使用武装力量(中国军队中几乎没人有过实战经验),但要使得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不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造成威胁,发展双方军事上的互信和共同利益,还需要一系列观察、磋商和共同协作。

12:46 [John:] 您认为奥巴马总统是否能在此次访问申发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提出的“中美战略保证”概念?

12:47 李侃如:奥巴马总统是否使用“战略保证”一词值得关注。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一定会被问到具体描述这个概念,还不十分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涵义,以及中方怎样看待。

12:47 [Guoyou (上海):]您是否能告诉我们,奥巴马对中国有哪些忧虑?贸易正在成为两国之间的一个重要议题,哪个国家应该对当下情况负更多责任?谢谢。

12:49李侃如:奥巴马总统对华采取非常务实的态度。他认识到只要中美两国不互相怀有敌意(或者甚至能够相互协作),很多事情都会比较容易解决,因此双方都值得努力增进接触与建设性的磋商。在不久后的访问中,经济关系、清洁能源,核扩散问题(尤其是朝鲜和伊朗)将显得尤为重要。

12:51 李侃如:在贸易领域,两国都面临国内保护主义压力,并且也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美国方面的措施更公开一些,而中国方面许多保护则是以复杂的监管、和省一级限制的形式实现的。因此没有哪一方负完全责任,但双方领导人都需要拿出勇气,即便在当下经济萧条情况下也要抵制这种保护主义压力 

12:51 [Jane:] 奥巴马首次访华可以向中方传递怎样的信息?

12:53 李侃如:这个信息就是:美国把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在一系列双边和多边问题上美国都需要与中国共同解决。这要求双方都坦诚交换自己的视角和利益,倾听对方的观点,并谨记我们关系中最大的失败是两国对对方长期意图的不信任。

12:54 [Satoshi OGawa(Yomiuri): ] 尽管奥巴马政府仍然将美日同盟定义为美国亚洲外交的基石,但应对新上台的日本民主党使得美日关系有所局限。与此同时,美中关系正朝着更趋于合作的方向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您怎么看?此外,中国怎样看待当前的美日关系? 

12:56 李侃如:美日关系是两个民主国家之间的同盟关系。美中关系还远谈不上同盟,也不是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关系在本质上还有着显著差异。在危机时刻,美国将不遗余力寻求务实合作,解决最急迫的问题。美国会与日本和中国同步发展这种合作关系,但具体日程和形式会有明显不同。当前各界都在密切关注鸠山政府将如何权衡轻重,以在关键议题上与美国开展实质的合作。

12:56 [Seth:] 在美国决策圈中,将中国看做竞争对手和伙伴的两派之间有多少分歧?会有其中一派居于优势地位,从而影响双边关系吗?

12:58 李侃如:中国在某些领域与美国是竞争关系,在另一些领域则是建设性的伙伴,还有些领域两者兼有。在美国政府内部对此并没有严重的分歧。尽管各个官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官员所建言通常都是由美国政策目标、和他们在政府内的工作职责所决定的。

12:58 [David Castrillon: ] 还会有其他部长级别的会谈吗?谢谢您的回答!

12:59李侃如:我想是的。能源部长朱棣文将随行访问北京。

12:59 [Comment From Tom: ]对中国突然赎回美国国债的风险您怎么看?我们的预算赤字给中方带来哪些优势?

1:02李侃如:好问题。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这使得我们不会恣意损害与最大债主的关系,尤其是在当前预算赤字高攀的时候。但中方并不能做到在短时间内大量减持美元资产。他们处在一个美元困境中,也就是说,因为他们手上持有太多的美元,如果抛售美元转向其他任何一种货币,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显著抬高那一种货币的价值。把那些美元换成人民币投入国内经济,又会让国内流动性过剩而导致大规模通货膨胀。因此,中国会逐渐减少过量的美元资产,但这个过程会是渐进的,并且他们在这方面也没有更好的其他选择。

1:02 [Donghui Yu(中国媒体): ] 怎样才能改善两国之间长期互信?您认为奥巴马总统能够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吗?

1:05李侃如:在过去30年美中外交关系中最大的失败,是两国未能对对方长期意建立信任。这种不信任是双向的。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开拓出一条就重大的全球性议题的合作道路,应当可以消解这种不信任。这一点在清洁能源方面尤其明显,因为这个议题涉及每个社会和经济的核心,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突显,并且涉及到通常意义上的外交、贸易和安全领域之外广泛得多的人群。奥巴马此行可以从这个框架来看待,他的议事日程也反映了这一框架。

1:05 [Rachel: ] 中国有没有作出实质努力来控制碳排放?

1:06 李侃如:有的。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单位GDP能耗,强制推行可再生能源,对汽车行驶单位油耗采取了比美国更高的标准,以及其他许多措施。考虑到中国快速城市化及其他因素,这些并不意味这中国排放量会在短时间内开始下降。但如果没有这些措施,中国的碳排放量要比当前高出许多。

1:06 [Lin: ] 台湾问题您怎么看?台湾是否还是美中关系中的一个议题?这次中美会谈中的台湾问题与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时期相比,重要性如何?

1:09李侃如:总体而言,台海问题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相比都有改善,并且有继续回暖的趋势。但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为未来台海军事冲突的危险还没有完全消除。中国依然坚决反对美国扩大对台军售,但中国并没有减少自身威胁台湾的军事实力。我预计在此次峰会上还会提到这个议题会(一如既往),但双方都不会过分纠缠。会谈预计不会产生任何关于台湾问题的实质新闻。

1:09 [David Castrillon: ] 中国的反对团体在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将作何反应?新疆和西藏是否会有抗议示威?

1:09李侃如:北京会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如果我们看不到新疆、西藏有大规模抗议,这将是主要原因。

1:10 [Jane: ] 美国和中国是否会在近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这一点要多久?

1:12李侃如:美中关系正越来越集中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议题上(全球经济与金融,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核武器),在每一个议题上双方都在寻求务实合作来减少冲突。从严格意义上讲,这还算不上“战略伙伴”,但在重大议题上我们有望达成比过去更紧密而有效的联络。

1:12 [Carl: ] 西藏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去年在奥运会期间沸沸扬扬。美国是否会对中国提出这一问题?

1:14李侃如:倒是中国经常向美国提及西藏问题,我们从不犹豫陈述我们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认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达赖喇嘛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一个宗教人物,中国应当认识到中国之外的全世界也都这样认为;并且中国要想缓解西藏的紧张局势,最好能够达成一种安排,让达赖喇嘛以一个在宗教和文化上享有威望的人物形象返回西藏。

1:15 [Satoshi Ogawa(Yomiuri): ] 奥巴马总统是否会提出让中国领导人减少核武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

1:16李侃如:总统寻求在长期最终消除各国的核武库。中方领导人清楚这一点。但此行更可能会集中在更紧迫的朝鲜、伊朗核问题(还包括巴基斯坦)。

1:16 [John: ] 中方会从奥巴马此行期待什么?

1:18李侃如:具体议题我前面已经提到过。更广泛来讲,中国会对奥巴马如何谈论中国,以及他向北京提出的动议比较敏感。中方历来都会让外方框定大多数议程,并对提出的议题作出反应。中国既会聆听美国观点,也会严正申明自己在管理全球经济,经贸保护主义,清洁能源,气候变化,以及朝鲜伊朗问题上的立场。

1:18 [Seth: ] 有人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已经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国家主权应有的观点,您对此如何看待?换言之,美国在有些情况下已经不能不考虑中国而行动,相反也如此。

1:19李侃如:我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已经使您提到的这种变化更为显著,而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由来已久。

1:19 [Jane: ] 有人说,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比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多得多。您怎么看这一点?您是否觉得美国人应该对崛起中的中国怀有更开放的心态?

1:23李侃如: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意义远大于中国对美国的意义。此外,来美国学习的中国人也比赴华学习的美国人多得多。尽管如此,两国对彼此政治和社会系统的理解水平仍然很低。这也是由于两国都疆域辽阔,内部系统都足够庞杂而各成一体。我们当然需要考虑到中国崛起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来增进正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许多国内事务及外交政策领域寻求适当的道路。最后,美国还需要考虑,如果中国突然“翻车”,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我自己的观点是,总体而言,中国的良性发展(当然要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保持建设性的关系)要比中国内部陷入混乱对美国更有利。

1:23 [Kenneth:] 中国对美国政府刺激经济计划中支持美国国产的条款有没有异议?

1:24李侃如:他们不喜欢,但是理解这个条款。他们希望这个条款不严格执行。他们自己也采用了类似的办法。

1:24 [Matthew:] 美国是否会争取中国,就对伊朗核项目进行制裁方面与美国合作?

1:24李侃如:会的。

1:25 [ David Castrillon: ] 您对此次会面最期待的有哪些?

1:26李侃如:我想清洁能源是在长期最具深远影响的议题。因此我特别期待双方能够就此达成重大合作,并寻求扩大规模的应用。

1:26 [Matthew: ] 中国与美国在共同支持制裁方面有多大可能性?

1:28李侃如:北京一般认为制裁不是无效,就会适得其反,并认为加强对伊朗制裁会对整个区域产生复杂的连锁后果。但另一方面中国不愿意在重大的国际议题上被孤立。因此要取得中国在伊朗制裁方面的合作,可能需要经过莫斯科。

1:28 巴巴什: 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就到此为止。感谢各位提出精彩的问题,抱歉我们来不及一一听取。谢谢李侃如博士花时间前来,以及您的精彩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