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ast Event

中非关系中的可持续性:治理、投资与自然资本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内容现已存档。自2020年10月1日起,布鲁金斯学会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保持着有限的合作关系,旨在推动共同组织对话、会议,和(或)活动.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以来,联合国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大会、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等都表明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国际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崛起,中国在可持续性发展上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同时,非洲正寻求进一步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本以填补内需。中非关系如何维持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全球治理一大热点。

2016年7月11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绿点战略咨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中非关系中的可持续性:治理、投资与自然资本”论坛。利比里亚环保局执行主任Anyaa Vohiri 、博兹瓦纳环境、野生动物与旅游部副常任秘书Rule Jimmy Opelo、保护国际基金会主席兼总裁Peter Seligmann、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庞珣担任主讲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发表欢迎致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际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学术主任郑振清主持会议。

Anyaa Vohiri首先指出,非洲国家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高效使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非洲人口的需求。虽然非洲拥有大量水力、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但制度框架的缺陷、公共政策的不完善、合作匮乏、初始资金昂贵和劳动力短缺等令可再生能源在非洲仅投入了有限的使用。Anyaa Vohiri认为非洲的可再生能源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有巨大的潜力,并强调中国和非洲应相互学习、加强合作。

齐晔详细地梳理了自1987年可持续性发展概念提出后的发展史,并回顾了可持续发展与中非两国的渊源。齐晔教授认为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自然资本”的概念。接着,他总结了中国、非洲和世界在保护自然资本上所采取的有关举措。齐晔强调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全球通力合作并建立新的全球治理机制。他认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三个方面:政府和公众之间的配合、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的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庞珣从官方开发援助(ODA)的角度分析了中非关系中的可持续性。她认为官方开发援助常常无法达到人民对财富增长的预期,更有可能影响到全球治理的有效性。庞珣研究发现,中国的援救让其他受援国,如非洲国家,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和谈判的机会、增加了援助国之间的竞争。

Rule Jimmy Opelo认为,政府机构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高国际合作,更应当提高公民社会的环保参与意识。Peter Seligmann提出自然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可持续性的前提,适用于当地状况的正确路径、视角和价值观之间需要长期磨合。

此后,五位学者回答了现场观众有关中国在非洲援助的可持续性、非洲野生生物保护、非洲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经济和环保的博弈等问题。

IMG_0773

薛澜院长发表欢迎致辞

IMG_0787

Anyaa Vohiri 女士发言

IMG_0935

IMG_0960

日程

主讲嘉宾

A

Anyaa Vohiri

Executive Director and CEO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Liberia

R

Rule Jimmy Opelo

Deputy Permanent Secretary (DPS) -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Wildlife and Tourism of Botswana

Ye QI

Director, The 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Former Brookings Expert

庞珣

教授 -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欢迎致辞

主持人

郑振清

副教授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总结致辞

Ye QI

Director, The 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Former Brookings Expert

更多信息

To subscribe or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to our top event topic lists, please visit our event topics page.

更多

Get a weekly events calendar from Broo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