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s

Commentary

Op-ed

战略互疑是中美关系最大威胁

Content from the Brookings-Tsinghua Public Policy Center is now archived. Since October 1, 2020, Brookings has maintained a limited partnership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a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jointly organized dialogues, meetings, and/or events.

兰普顿对中美关系的判断,我不完全同意,尽管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同事。

在我看来,兰普顿的观点也许有点说过头。众所周知,中美关系一直在矛盾中上升发展。从内部看,中美的矛盾点有很多,包括南海问题、东海问题、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网络安全等。不同问题的性质也不一样。有的是旧矛盾,有的是新矛盾,加剧了两国的冲突性。从外部来讲,如今利益集团不断发出各种声音,其中大部分不是向中美合作的方向推进——这也正是兰普顿等人担心的问题。

但是,看到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之余,必须同时重视两国发展的积极因素。美国民众现在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民众也能看到,中国在反腐败、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这两年,美中高层互访频繁,如果美中关系真的不好?那么这些访问不会如期举行。习主席即将访美,而去年,奥巴马总统对中国的访问非常成功。

我认为,兰普顿可能忽略了:美中关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地交接,不管在教育、文化、艺术,还是在全球性事务以及经济合作中,两国的重合度和合作需求在不断延伸。总之,中美在矛盾、冲突中不断意识到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并还在努力向前推进。

 

南海问题需要谈判化解

当然,当今中美关系中的两国力量对比远非昔日所能相提并论,中美对彼此战略互疑的程度也有所加深。

据我了解,中国很多人认为,美国通过扶植日本试图“围堵”中国;美国则有很多人认为,中国通过和俄罗斯结成一定程度的军事同盟,从而对抗美国。这些观点和猜测都是不全面的。在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中俄到底能结成多亲密的关系?这值得商榷;而美国能否真的为了盟国日本在钓鱼岛和中国开战?这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如果中美发生冲突,那么不会是因为两国意识形态的不同,也不会是因为现实利益的交锋,而是互相的猜疑、误判,由于误判、猜疑产生的对彼此的恐惧,这是很危险的。

如今,围绕南海问题的危险正在急剧增加。美国认为,中国咄咄逼人的姿态,借南海问题挑战美国。中国民间也有一种心态,认为和美国打仗也许比较难,和日本打仗也许比较难,但是在南海问题上,或许可以教训一下周边挑事的国家。

现在来看,南海问题是最有可能触发中美冲突的点。但它也不是唯一的点,东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也有触发冲突的可能性。怎么办?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必须明确自己的立场,了解对方意图,建立机制以通过制度化、机制化或者一些双方的合作点,使问题不至于失控。而作为媒体必须清楚,美国某个退伍军官或者某个议员,他们所说的可能煽动两国情绪对立的话,事实上并不代表两国民众的真实想法。

因此,要化解南海危机,中美两国,以及相关当事国必须静下心来,好好沟通,认真评估各种举措的利益得失。     

 

尽可能了解对方战略意图

全面地看待中美关系,需要两国以平常心态、平衡观点了解中美各自所处的政治背景,通过更积极的方面进行解释。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金来尔出版的新书《相向而行——如何缓解中美之间日渐显现的竞争关系?》中提出,是时候美中各让一半,折衷妥协了。相向而行、互相妥协、搁置争议,这个观点很好。不过,如何平衡一方让步有限、另一方让步巨大的情况,值得探讨,但这本书的立场是积极的。

但这个立场也要建立在对对方意图有清晰理解的基础上。

美中现在对彼此立场、战略意图有很多不理解之处。比如,美国近日起诉在美华裔教授,指责他“泄密”。中国人可能认为,对华裔学者的起诉像是美国精心设计的。但事实上,尽管类似事件在美国的反响不一,但美国司法部门有自己一定的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部门干涉。再比如,中国的政治也有自己的特点,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可能在美国看来也是不明确的。所以理解彼此,不能忽略美中两国国内政治本身的因素。

如果两国对各自政治多元化有清醒的认知,那么很大程度上,决策者就能避免采取一些冲突性的政策。

今年9月,习主席即将访问美国。这是中美关系发展良好的一个表现,将增进中美两国的友谊,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两国关系的突破。不过,在我看来,访问本身最大的意义是,通过习主席的来访,让美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国力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开放、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积极性,以及展示出即使邻国有问题但中国仍与其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合作的大国姿态。这些因素,才是决定中美关系发展方向的主要力量。

 

本观点于4月27日发表在《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