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ster
Register

February

26
2009

2:30 pm EST - 4:00 pm EST

Past Event

中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Thursday, February 26, 2009

2:30 pm - 4:00 pm EST


Content from the Brookings-Tsinghua Public Policy Center is now archived. Since October 1, 2020, Brookings has maintained a limited partnership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a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jointly organized dialogues, meetings, and/or events.

李侃如教授的《克服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障碍》这一研究在如下背景中展开:根据美国科学协会的数据表明,全球变暖的速度之剧可能比我们目前的预测要更为严重,各国实际的工业排放量也比过去的预期要多很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因其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人类的生存质量,气候变化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事实上作为安理会的一个话题,它已经被考虑为一个安全问题而与各国的外交政策制订紧密相关。在西方部分国家中,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内政策、特别是总统竞选的重要议题。因此,在这一领域中开展有效的中美合作,不仅对于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福音,而且也很有可能将中美关系提升到一个历史高度。

胡鞍钢教授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具体到中国,气候变化代表中国发展环境的气候变化,它是中国进入21世纪必须考虑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的最大约束条件。在2005—2020年15年期间,中美两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两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则将占全世界总量的40%左右。显然,中美两国既是两个最重要的世界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作为人口最多、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1991年《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报告和最近的一份类似研究均表明,中国粮食产量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比例越来越大。中国实际上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仅以2008年南方雪灾为例,中国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1151亿美元。

进入21世纪,人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绿色革命来引导。胡鞍钢认为,只有通过这次机会中国才有可能第一次和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成为绿色革命——这场迄今人类最大革命的发动者、领导者,甚至创新者。无论是从发展模式、绿色技术、还是绿色消费等角度来看,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的经济增长模式,既符合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也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但各国目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应对气候变化是生产全球最大的公共产品之一,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要有一个国家不做出承诺,全世界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换句话说,现实的状况是,世界上这一最大的公共产品似乎没人来提供,大家都希望免费搭车。
因此,打破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僵局需要有一个基本思路,即需要建立以大国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新框架、新机制。关于谁排放污染多、谁就要负相应的责任这一点,无论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也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好,都必须带头打破这一僵局。中国应该主动、积极地响应这样全人类的挑战,并且做出自己的回答。

进一步来说,如果中美两国最高首脑可以直接讨论这个问题,那么中美的共识,就有可能变成世界大国的共识,进而才能成为全球的共识。一句话概括,是否能够实现中美的合作已经成为关系到大国合作、乃至全球合作的关键所在。 

显示活动记录全文 »

与会人员

主持人

嘉宾
李侃如 Kenneth G Lieberthal
合作专家

嘉宾
成思危 Siwei Cheng

嘉宾
胡鞍钢 Anang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