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ast Event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暨第六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内容现已存档。自2020年10月1日起,布鲁金斯学会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保持着有限的合作关系,旨在推动共同组织对话、会议,和(或)活动.

2017年6月29日,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和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六届 “中国低碳发展论坛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的研究表明,2016年在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碳排放持续下降。按照该团队的估计,2015年中国能源相关的碳排放下降0.6%,这一结论与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部所得结论类似。2016年能源相关的碳排放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的低碳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呈现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基本特征。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低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此期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煤炭消费量达到峰值。按照实物量和热值计算,中国煤炭消费量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达到峰值。“十二五”时期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五年间分别达到3618美元和3248亿美元,约为“十一五”时期的2.7倍。

“十三五”时期,政策间协调的重要性凸显,急需用低碳政策作为引领,优化现有政策体系;传统的行政手段带来的减排潜力已经在降低,需进一步探索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政策创新。因此,将于2017年底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备受关注。碳市场启动初期,拟纳入八个行业,只纳入CO2一种气体,同时纳入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配额总量自下而上确定,以免费分配为主。此外将综合采用奖惩结合的手段促进履约。

研究团队对中国至2050年的能源经济转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很有可能实现加速低碳能源转型,但在没有颠覆性技术出现的情况下,要实现超常规低碳能源转型,中远期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不仅需要有高碳价政策激励,也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如果在2030年后有颠覆性的能源技术出现,实现超常规低碳能源转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会大大提高。

特朗普对气候治理的负面态度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外交格局造成影响。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不仅关乎中、美、欧之间气候外交的动态,也会引起人们对全球治理模式的反思。此外,中国还应尽早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探讨提升2℃行动目标的可能性、积极参与盘点机制的全球讨论和具体设计、尽早开展全经济尺度和所有温室气体的核查工作、加强2050年之后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预测工作。

何建坤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何建坤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张希良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张希良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嘉宾讨论
嘉宾讨论

日程

开场致辞

Ye QI

Director, The 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Former Brookings Expert

主旨演讲

何建坤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发布

张希良

清华大学教授 - 清华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

低碳发展论坛(讨论& 问答)

主持人

Ye QI

Director, The 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Former Brookings Expert

蒋兆理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

何勇健

国家能源局战略规划司副司长

潘家华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马爱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李政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主任,教授

结束致辞

Ye QI

Director, The 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Former Brookings Expert

更多信息

联系信息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86 10 62771910

To subscribe or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to our top event topic lists, please visit our event topics page.

Get a weekly events calendar from Broo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