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from the Brookings-Tsinghua Public Policy Center is now archived. Since October 1, 2020, Brookings has maintained a limited partnership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a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jointly organized dialogues, meetings, and/or events.
2015 年 12 月,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翻开了新的篇章。巴黎大会后,全球行动的步伐并没有放缓。相反,巴黎大会已将气候变化问题提升到了国际关系的新高度。今年举行的 G7、G20 以及中美领导人峰会等多个重要场合都涉及气候变化议题。同时,今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国内已经和即将做出的一系列规划和目标,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来说都至关重要。
7月15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绿色和平共同举办“‘后巴黎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圆桌讨论会。国际知名气候变化政策专家、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Jennifer Morgan,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刘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张海滨,清华大学热能系系主任、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李政,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等专家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Jennifer Morgan分享了她对《巴黎协定》的总结和思考。她认为《巴黎协定》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原因:各国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关键大国在气候变化政策上的转变,国家间的协同互动与小国的积极参与,法国与联合国打造的清晰、透明的谈判机制和积极的外交氛围,以及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Jennifer Morgan同时列举了中国自1994年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表现出的转变和领导力。展望中国和美、欧之间的气候合作,她强调国际气候政策与国内气候政策应当相辅相成。
绿色和平资深政策顾问李硕随后以联合国拟定的气候变化日程为基础,讨论了《巴黎协定》的时限、融资部署、生效条件、对话机制、约束机制和联合国高层换届等因素可能对国际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呼应Jennifer Morgan,李硕认为各国如何保持积极态度、中国如何适应其新兴国际领导地位是维持国际气候合作的关键。
绿色和平煤炭与空气污染项目的资深项目主任Lauri Myllyvirt具体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的趋势。鉴于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和煤炭消费的持续下跌,Lauri Myllyvirt认为中国对煤炭的依赖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他分析称,二氧化碳排放量何时能达峰取决于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进程和清洁能源目标能否成功达成。经济再平衡将对改善气候、环境和生活水平提供重大机遇。但是,重工业的产能过剩和衰退也体现了加大改革力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芦佳琪指出,由于经济结构变化、能源结构改善和能源效率的提高,中国的煤炭消费总量或已于2013年达峰。针对中国煤炭消费的下降,他判断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煤炭消费将走过与美、英两国相似路径,在总量达峰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他认为,作为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煤炭消费达峰不仅是全球碳排放达峰的必要前提,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转折。
讨论环节中,Jennifer Morgan,刘强,李硕,李政等就消费型经济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中国煤炭消费的趋势,中国碳排放的新形势,2030年中国达到碳排放峰值的重要性, 国内相关政策进展与国际进程的互动,煤化工产业走势,“一带一路”中树立环保绿色标准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Jennifer Morgan 发言
齐晔主持会议
李硕发言
Lauri Myllyvirt 发言
芦佳琪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