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s

Commentary

Op-ed

抚仙湖启示录

Content from the Brookings-Tsinghua Public Policy Center is now archived. Since October 1, 2020, Brookings has maintained a limited partnership with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a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jointly organized dialogues, meetings, and/or events.

抚仙湖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防患于未然事半功倍;待病入膏肓而治,即便投入重金,往往回天无力。

提起抚仙湖,很多朋友都纷纷摇头,表示没听说过。单从名称上看,这个湖好像是一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地方。更少人知道,就蓄水量而言,抚仙湖可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湖。中学地理教科书中,一直把鄱阳湖列为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常年平均蓄水量近250亿立方米。近年来,由于周边过度开发加之气候变化,其蓄水量已经下降到150亿立方米以下。排名第二的玛旁雍错湖,位于西藏自治区,常年蓄水量202亿立方米。抚仙湖的蓄水量近年来也有所下降,目前,水量为206亿立方米,暂居全国淡水湖之首。

单是蓄水量一项指标,似乎不足为奇。抚仙湖的水质才是真正的令人赞叹。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国家环保部都会定时发布全国环境质量公报,其中,对全国62个国控湖泊(水库)断面水质数据进行发布。历年发布的水质数据中,抚仙湖一直是以其一类水质高居榜首。唯一与其媲美的另一个高原湖泊是位于川滇之界的泸沽湖。但泸沽湖水量不足抚仙湖十分之一。在环保部监测发布的主要淡水湖中,抚仙湖占全部一类水质湖泊水量的九成以上。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跨澄江、江川、华宁三县,距离昆明60公里,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流域面积67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17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平均水深95.2米,最大水深158.9米。抚仙湖四面群山环抱,北面紧邻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大规模生物化石证实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而闻名于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地植被之间,虽偶有岩石及红土裸露,总体仍是郁郁葱葱。站在山坡远望,一湖清水,波光粼粼;四面青山,层峦起伏。常年阳光明媚、处处四季如春。抚仙湖生物物种丰富多样,生活着多种列入名录的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广受人们喜爱的抗浪鱼即名列其中。

从水量、水质到生态、地质,再到人文、景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抚仙湖都是我国硕果仅存的少数大型优质淡水湖之一,是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

然而,如此重要的大湖却面临水质污染、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的威胁。水质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来源于周边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中大水、大肥的传统种植模式突出,沿湖居民稠密,径流内生产、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尚未全面覆盖,农业农村面源产生的总氮、总磷占流域污染源的一半以上。抚仙湖四周山地,磷矿资源丰富。传统上,磷化工是该地区支柱产业。磷矿山开采和磷化工生产严重影响湖泊水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污染的大量增加,曾使抚仙湖水质下降到总体二类。近年来大规模湖滨整治和污染治理,抑制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增长势头,加强了垃圾管理,减少了每户居民污染物排放,关停或搬离磷化工项目,减少工业污染源。

然而,蓬勃兴起的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给抚仙湖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威胁。近年来抚仙湖旅游人数迅猛增加。2007年抚仙湖旅游人次280万,2013年达到600万人次,提前14年达到规划数量。湖边优质地段,受到地产商的青睐,一些房地产项目在湖边大范围铺开,一度引发媒体关注。湖边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及大量旅游人口给抚仙湖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抚仙湖水质正处在二类的边缘。由于抚仙湖水面小、湖水深、来水少,湖水循环自净能力有限,一旦污染,难以恢复。如果大量污染物积于湖底,试图用湖底清淤方式治理污染,必然无济于事。最为明智的选择就是要预防为主,努力避免其受到污染。

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一个又一个大湖,在滚滚经济洪流中,从清澈见底退化为臭气熏天。2007年5月27日,苏杭天堂的标志,民歌中唱颂的美太湖,一夜之间蓝藻爆发,无锡市居民自来水墨绿如注。一周之后,安徽巢湖也紧随其后,蓝藻肆虐。湖泊污染并非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又过了两周,新闻图片传来昆明滇池,一片绿油油的画面。国家对湖泊污染治理可谓重视有加,投入不菲。早在20年前,国家污染治理重大规划中就曾以“三河三湖”之名,专门列出太湖、巢湖和滇池,动辄数以百亿的资金予以治理。投入之大,令人咋舌。然而由于污染压力过大,治理之功难以短期见效。有些情况下,治理速度仍不敌污染速度。

要想恢复往日面貌,又岂是数载之功而可为之。因此,常常有人感叹,即使把流域内几十年创造的全部经济财富投入湖泊治理,水质仍恐难恢复!早知如此,何不当初预防?事实上,我们的认识不可谓不早、亦不可谓不清。三十多年前就经常听到“我们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言犹在耳,铿锵之至,今日听来,仍充满智慧。的确,湖泊以及其他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一旦破坏,断难复原。

其实,何止生态系统?人体乃至所有生命系统均如此理。名医扁鹊闻明天下,魏文王向其求教:“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好?”扁鹊答曰:“大哥最好,二哥次之,三人中我最差。”扁鹊解释道:“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在家中知之。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明显,病人不觉十分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故乡里只知其治些小病。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家属心急如焚。此时,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名闻天下。”防患于未然,成本低、痛苦少、伤害小。不幸的是,未然之时,往往得不到重视;防患之功通常得不到承认。国家环境治理的重点一般放在污染严重的地方。相反,环境优越的地方的环境污染防治反而受到忽视。如果地方领导使得严重污染情况得到改善,必然名声大噪,备受嘉奖;但那些小心翼翼,保持环境不受破坏的地方领导往往默默无闻。造成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与我们的发展方式有关,更与我们的干部考核指标和方式密切相关。

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在这样的制度下,那些注重环境保护、防患于未然的地方领导才能得到奖赏。

抚仙湖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防患于未然事半功倍;待病入膏肓而治,即便投入重金,往往回天无力。可喜的是,2011年,我国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正式启动,截至2013年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亿元,分三批支持抚仙湖、千岛湖、洱海等54个湖泊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动地方及社会投入约65亿元。虽然投入资金数量与“三湖”治理相比远不在同一量级,但毕竟在认识和行动上是一个好的开端。

近日,清华校长、环境专家陈吉宁教授到环保部履新。作为一个曾经为滇池治理付出巨大努力并承受诸多意见的专家,未来新的环保部长会比任何人都清楚环境治理防患未然的重要性。人们有理由相信,像抚仙湖这类的优质湖泊将会受到更高的重视和更好的治理。果如此,生态红线可守,美丽中国有望!

 

本文最初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